2024年12月31日,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其委托的平安资管投资于工商银行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达到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触发了平安人寿根据香港市场规则的举牌行为。此次平安人寿完成举牌后,将2024年全年险资举牌推升至20次,被举牌的A股、H股上市公司合计达18家,举牌次数和被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新高,被举牌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能源、基建、环保、银行等多个领域。
险资去年加速布局资本市场
香港联交所股权披露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12月20日买入工商银行H股4500万股,每股平均价为4.8718港元,持股比例从14.94%增至15%。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问询时表示,本项投资为公司权益组合的正常安排。
根据披露,截至2024年12月20日,平安人寿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为583.21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26%。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8859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9.81%。
平安人寿已多年未发布举牌上市公司股票的相关公告。据平安人寿官网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平安人寿上一次发布举牌公告还是在2019年,当时,平安人寿举牌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15.22%。
2024年,银行股板块走势整体向好,四大行表现更优。就工商银行来看,该行A股全年涨幅达49.31%,H股全年涨幅达46.89%。
平安人寿的此次举牌, 将2024年全年险资举牌推升至20次,被举牌的A股、H股上市公司合计达18家。
去年四季度开始,险资举牌出现加速迹象。去年12月4日,新华保险在官网发布关于举牌海通证券H股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海通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H股400万股股份,占海通证券已发行H股股本的0.12%,相关交易通过港股通渠道完成。该次权益变动后,新华保险持有海通证券H股1.71亿股,约占该上市公司H股股本的5.02%。
新华保险去年11月3日还曾连续参与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两只医药股,此次为近期首次对券商股进行举牌。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显示,这也是险资年内首次对券商股进行举牌,以及自2019年4月中国人寿集团举牌申万宏源H股以来,再现券商股被险资举牌。
无独有偶,11月18日,利安人寿公告表示,公司举牌深圳国际股票。根据公告,参与本次举牌交易前,利安人寿持有深圳国际股票12003.55万股,占其总股本比例为4.98%;2024年11月15日,利安人寿买入深圳国际股票50万股,共计持有深圳国际股票12053.55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
长城人寿是去年最活跃的险资,据统计,2024年全年,长城人寿已先后增持或举牌8家上市公司,合计耗资超过30亿元。最近三次举牌,长城人寿的目标均是H股上市公司,此前的举牌目标则集中在A股。华创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从被举牌公司所处行业来看,长城人寿更加偏向于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且大多都为央企或地方国企。
长端利率下行倒逼险资权益投资
近10年,险资举牌经历了高峰、转冷、回暖三个阶段。2015年,保险公司开始大规模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全年相继有近10家险企参与举牌30余家上市公司股票。行业选择上,保险公司对银行、地产、商贸等行业的配置力度较大。
当时保险公司所采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以下简称“IAS39”)。东北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君怡表示,在旧会计准则IAS39下,保险公司股票投资可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这一分类下,股票投资仅在处置时收益才可以体现在当期损益里。如果股票价格未上涨,公司损益表可保持不变。但若股票价格上涨,公司可通过转移科目的方式将未实现收益引入损益表,增加利润。这就导致部分险企举牌激进,甚至出现一些短炒的情况,引发市场争议。
2016年以后,险资举牌“热情”骤降。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数据,2016年险资举牌公告仅发布了11次,2017年降至9次,并在2021年降至最低点,仅有一例举牌。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监管给险资戴上了“紧箍咒”;二是资金压力的加大和投资收益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险资举牌热情大降。
2022年、2023年,险资举牌有所回暖,分别出现7次、9次举牌。此时,受到2021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以下简称“IFRS9”)影响,保险公司举牌标的偏好也有所转移。
东海证券分析师陶圣禹认为,险资加速举牌一方面是顺应长期资金入市号召,推动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占比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完善保险在“医、药、养”方面的渗透和布局,提升保险定价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长期资金配置一般要满足资产负债多层次的匹配,包括久期、收益预期等。从股票配置来看,由于保险产品大多为20-30年缴费期,且保障期大概率有稳定的支出压力,因此股票配置上需要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且标的波动较小的资产,现阶段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红利资产更受长期资金青睐。
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认为,2024年政策组合拳提振信心,积极引导险资入市,增强险资转向权益类资产的意愿。2024年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良性互动。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9月27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政策,引导保险公司完善内部长周期考核机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或是险资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