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

  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暨银行家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会于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金融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原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他在本次论坛发表的重要观点。

于学军:货币环境发生变化,突破更需深入创新  第1张

  2024年以来中国的货币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首先看货币供应量。我国的货币统计分为三个层次,即M0、M1、M2,称为现金、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简单分别一下,M0即流通中的现金,M1是现金加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M2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还包括所有的其他各项存款,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货币统计口径。

  先说M0即现金。相信现在所有的人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感受:近十几年来,随着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功能的开发和发展,现在人们的口袋里已几乎不需要携带现金,走到哪里都是手机支付,确实方便、简单,现金支付的场景大幅减少。从统计数字上,也可以寻觅到这种变化: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现金投放每年都保持双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2010年增长16.7%,是增长较快的一年;但之后增速明显降低,2012年即由上年增长13.8%降低为增长7.7%,2014年进一步降为只增长2.9%。直到新冠疫情发生前的几年里,基本上每年大约增长3%—5%。应该是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在2020年之后全国现金投放明显增大,2020—2023年,分别增长了9.2%、7.7%、15.3%和8.3%,平均约在10%以上,即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2024年前九个月同期比仍保持11.5%的增长水平。现在到处都不使用现金了,但每个月现金投放却仍保持大幅增长,这显然有些不合常理,什么原因?问了不少相关人员,但都不得其解。

  再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三年即2017—2019年,每年增长维持在8%多一点,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正常水平;新冠疫情对经济形成明显的负向冲击,宏观调控部门迅速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不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致使M2增长出现上升,2020—2023年,四年平均每年大约增长10%左右,明显高于疫情前的增长水平。但2024年以来,增速却明显下滑,9月末的M2余额达到310万亿元,同期比增长6.8%。表面上看,这个数据问题不大,但仍然感觉保持增长不易。

  问题主要反映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减少上。至9月末,M1余额为62.8万亿元,同比下降7.4%;从数额上看,比上年末大约减少5.2万亿元。这是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自设立以来的历史最低,从而出现了所谓的M1和M2剪刀差不断扩大的问题,6.8+7.4=14.2,即两者相差14.2个百分点。

  M1的构成主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既然同期现金投放增加较多,M0保持高速增长,那么M1的下降就一定是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简单计算一下,这一项大约从上年末的56.7万亿元减少到2024年9月末的50.6万亿元,两数相减,大约下降6.1万亿元,减幅达10.8%。

  这应当是2024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包括财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怎么形成的呢?初步分析应该有三个原因:一是从2024年4月开始严禁银行手工补息揽存,使资金空转套利空间缩小,存贷虚增压缩;二是人民币与美元存在较大的利差,驱动资金滞留境外;三是企事业单位存款出现定期化趋势(包个人储蓄存款同样如此)。这个问题很重要,不改善、不解决,经济恢复增长就面临很大的挑战。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下行压力,实际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表面上看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财政收支紧张、内部需求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下降等;二是通缩的影响或资产负债表收缩,这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又无处不在。从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来看,营业收入合计为53万亿元,同比下降0.87%;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4.4万亿元,同比下降0.53%。这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出现收缩。

  中国的货币环境受到外围国际环境的较大影响

  自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实行了超宽松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加之疫情一度使供应链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的影响,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发生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应对通胀形势,从2022年3月开始,美欧等主要国家持续提高各自的政策利率。以美联储为例,基准利率由之前的零利率提高到5.25%—5.5%的历史较高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国内政策部门却不断下调利率,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为例,2019年8月创设时为4.25%,几年来连续下调,最新已降低到3.1%的历史最低水平。当然,LPR与美联储基准利率不是同一种利率,这里只是作简单的趋势性对比。总体来说,美国和中国,一个调高利率,一个调低利率,致使两国之间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出现逆转,即过去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债收益率高于美国,外资进入中国有套利空间,但自2022年美国提高利率、中国反向降低利率之后,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快速升高,中国的却持续下滑,结果就出现了中国明显低于美国的“倒挂”现象。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近期美国约为4.2%以上,中国约为2.1%。致使近三年来的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面临贬值压力。在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大顺差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却鲜有太多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明显下滑,在2023年下降13.7%的基础上,2024年前三季度又下降30.4%。这与M1的减少,表面上看并无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随着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逐步得以控制(美国降到3%以下,欧元区则降到2%以下),全球货币政策方向又进入新一轮的下调周期。美联储已分别于2024年9月和11月调低50和25个基点,现已降至4.5%—4.75%,预计12月还将有一次政策会议,大概率会再调低0.25个百分点。欧洲与美国的情况大致相同,欧洲央行且已先于美国作出降息决定,在其历史上尚属首次。从大的趋势看,2025年美欧等外围环境处于降息通道,但进程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变数。尤其是美国总统大选初定,面临政府更替,最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发表新的政策解读,使降息进程更难预料。对中国而言,2025年外部货币环境的压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440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以债券投资为主的投资业务增长8.4%,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而在负债端,总负债突破400万亿元大关,达到404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储蓄存款增长10.4%,同业负债增长22.7%,这两项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明显上升。资产负债结构出现的变化以及存贷款利差的持续收窄,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18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8%;净息差下降到1.49个百分点,比2023年同期和2024年初进一步分别缩小0.17和0.15个百分点。据42家上市银行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比2023年同期减少1.05%,其中利息净收入减少3.19%,手续费及佣金减少10.75%;同时投资收益却增长23.9%。几乎所有的上市银行在其公告中均称,2024年盈利增长主要依靠债券市场,上半年中国的债券市场表现不错,成为银行业重要的盈利来源。

  在新形势下金融创新需要不断深化和精细化

  金融业与各行各业一样,在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在金融科技上突飞猛进,已实现全面的电子化,市场化水平和风控管理技术也有明显提高。但创新,包括金融创新和各个领域的创新,实际上是永恒的主题,永无止境,永远不能停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经营环境出现的明显变化,银行业整体增长开始放缓,利息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格局下,银行业需要更加积极进取,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使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金融科技仍是重要抓手,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继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是银行业等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虽然股贷债保等各个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有改进和完善的巨大空间。而新质生产力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是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着力支持的重点,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持续努力,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方法,力争作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