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继2022年6月、2023年2月、2024年5月三度折戟IPO后,量化派科技(下称“量化派”)于去年年底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于近日收到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此番赴港上市,虽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两大巨头作为联席保荐人,另有复星国际资本作为财务顾问,但量化派可持续经营能力,主营业务的合规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挑战。

  现金贷阴影挥之不去

  公司官网显示,量化派创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AI技术为驱动,依托领先的闭环场景化服务能力、模块化运营能力、规模化商品及服务输出能力与强劲的AI赋能能力,为多行业提供场景化数字赋能服务,帮助其实现场景、科技、流量、运营、商品及服务的数字化深度融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3年按收入计,量化派在中国基于专有应用程序/网站的消费市场精准撮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仅占市场份额的0.7%。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1月,周灏成立了量科邦集团,主要从事消费者贷款相关业务。当年11月,量科邦集团孵化了量化派的前身“量子数科”,专注于精准营销业务。当时,量科邦集团旗下的贷款平台“信用钱包”是业内知名的现金贷贷款超市,放款量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平台对接金融机构、借贷企业及个人用户,作为中间服务商通过提供定价风险、贷后服务等收取手续费。

  2018年前后,P2P行业整顿风暴来袭,量化派开始探索业务转型,以适应信用贷款监管环境的变化。2020年11月,量化派旗下的“信用钱包”升级为“羊小咩”,该平台的定位调整为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量化派科技四战港交所: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监管风暴后现金贷阴影仍挥之不去 主营业务合规性成谜  第1张

  2022年,量化派首次递表港交所,彼时的招股书显示,除了向金融机构推荐终端客户外,公司还通过“羊小咩”赋能业务伙伴销售电子产品、餐饮、家用电器、化妆品等零售商品。此外,量化派还尝试布局本地生活服务,2022年二季度,推出了为本地商家服务的“消费地图”业务。2024年初,消费地图升级为在线汽车市场。

  近年来,量化派的助贷业务收入占比在下降。2021-2023年,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营销的收入占比从76.8%下降至20.2%。

  如今,量化派改头换面为“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但现金贷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

量化派科技四战港交所: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监管风暴后现金贷阴影仍挥之不去 主营业务合规性成谜  第2张

  2023年9月,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要求量化派在规范运作问题方面进行补充说明,其中助贷业务合规性遭到“灵魂拷问”。

  据悉,在“羊小咩”平台上,量化派向用户提供了享花卡、备用金两种贷款功能,其中享花卡仅限在羊小咩购买商品。用户使用享花卡发起购买商品的申请后,金融机构将为其向公司支付商品价格。换句话说,享花卡实质上是一类消费金融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前6个月,量化派通过享花卡向金融机构提供该等服务确认收入250万元、560万元、1420万元及1290万元,连续翻倍增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0.7%、1.2%、2.7%及3.4%,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自2024年起,量化派逐步停止助贷业务,截至2024年9月12日,公司已终止与金融机构就精准撮合解决方案而订立的所有当时现有协议,并不再从中产生任何收入。目前,羊小咩备用金功能主要通过H5跳转页面为其他金融机构导流,每笔备用金的金额在100元至5万元之间。

  由此来看,虽然量化派极力将自身塑造为一家数字科技公司,但实际上干的依然是助贷导流的生意。虽然资金主要来自金融机构,但量化派也没少遭到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

量化派科技四战港交所: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监管风暴后现金贷阴影仍挥之不去 主营业务合规性成谜  第3张

  据黑猫投诉统计,截至目前“羊小咩”累计投诉量高达2.4万条,投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溢价过高(高于市场价格20%~30%)、未在规定时间内发货、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

量化派科技四战港交所: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监管风暴后现金贷阴影仍挥之不去 主营业务合规性成谜  第4张

  量化派自身也遭到不少消费者的口诛笔伐,15条投诉中多达5条都与暴力催收有关,部分用户提及平台存在调用个人信息进行电话骚扰的行为,或已涉嫌违法。

  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操纵骚扰电话乱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第(一)项,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16亿“天价赎回”下的利益输送阴云

  招股书显示,量化派的前5大客户中,鹰潭市信江广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鹰潭广达”)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向终端借款人提供消费贷款,其为BJ量科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量科邦”)的间接附属公司,而量科邦是由周灏持股30%并控制的公司。股权穿透后,鹰潭广达由量化派创始人周灏控制,系公司关联方。

  2021-2023年,鹰潭广达向量化派支付的服务费分别约为844.5万元、935.80万元、1416.10万元。2024年前6个月,鹰潭广达晋升为公司第三大客户,来自该客户的收入为1290.8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4%,与前两大客户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提到,量化派自2024年起逐步停止助贷业务,但有一家金融机构除外,就是鹰潭广达。2024年7月1日,公司与鹰潭广达订立了框架协议,当羊小咩用户于羊小咩购买商品时,由鹰潭广达向其提供信用支付服务。

  招股书显示,公司就分期付款相关的精准营销服务向鹰潭广达收取2%的服务费,并将信贷期延长至6个月,导致近年来应收账款余额成倍增长。

  2021-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从1.51亿元飙升至4.43亿元,几乎翻了3倍,分别占同期收入的43.02%、54.32%、83.58%,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4.14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一半。

  由此可见,量化派的助贷业务与实控人周灏控制的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并通过延长信贷期的方式形成了巨额资金占用。此外,双方业务往来所涉及的一系列数据收集,或面临潜在违规风险。

  一面是延长关联方信贷期占用资金,另一面是量化派已严重资不抵债,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还是个未知数。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量化派的净资产为-10.2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22.51%,早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而在2021年底时,其净资产还有2.16亿元。在2022年,随着量化派的流动负债总额从0.84亿元飙升至14.91亿元,其净资产也降至-10.89亿元。

量化派科技四战港交所: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监管风暴后现金贷阴影仍挥之不去 主营业务合规性成谜  第5张

  而流动负债在2022年的陡增主要是因为在附带优先权的金融工具项下增添了14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增至16亿元,用来计量量化派以现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赎回本公司股权工具的责任。

  而这与量化派签署的对赌协议密不可分。据招股书披露,在2022年6月29日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时,赎回权已经终止了,但是如果存在着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格上市或者创始股东对集团的控制地位发生变化,赎回权则自动恢复,而在招股书中并未对上市的最后期限做说明。

  不难看到,当下赎回条款依然存在着触发的可能性。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量化派账上的现金及等价物仅有3.35亿元,届时超16亿元的赎回义务该如何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