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建设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行长张毅出席并发表致辞。银行人事注意到,韩静已经以建行党委委员的身份出席了发布会,此前其职务是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
行长张毅在发布会致辞中总结了建行2024年管理工作,“我们优化集团管理框架顶层设计,以企业级视角系统谋划,全面完善公司治理、客户和产品服务、风险内控合规、资产负债、财务会计、信息科技、运营管理、子公司经营管理、境外机构经营管理和干部人事管理等十个方面管理体系。”
本期银行人事,继续分享建行中层人事轮岗情况,涉及总行多部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原江西省分行行长王德刚,拟任总行办公室主任;原深圳分行纪委书记陈志华已接任江西省分行行长。王德刚,曾任建行总行纪委副书记、监察部总经理,驻建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2021年3月起任建行江西省分行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大行总行办公室主任一职,近年来已走出多位金融高管。段红涛于2020年10月出任建行办公室主任,2023年1月跨行升任工行副行长;段红涛之后的建行办公室主任林朝晖,现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此外,现任工行副行长张守川,曾任中行总行办公室主任;现任中行副行长张小东,曾任工行总行办公室主任。
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王勇,拟任新西兰分行总经理。
王勇,1969年3月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注册金融分析师。历任建行资金部交易风险管理处高级经理、资金交易部总经理助理、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商品与期货交易部总经理、投资银行部总经理,2017年3月任建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回归总行后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远程智能银行中心主任张庚,拟任西安审计分部主任。2015年11月任建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2019年4月任建行宁夏分行行长,2021年调任远程智能银行中心主任。
河南总审计室总审计师兼主任黄兴宏,拟任远程智能银行中心总经理;曾任建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
据了解,建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为总行一级部建制直属机构,驻地在成都,下辖北京、武汉、广州、苏州、天津、南宁、兰州、合肥八个分中心,统一管理分行客户服务类业务和员工响应与知识管理业务,为部分海外机构及子公司客户提供支持。
山西省分行副行长郭菲,拟任总行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郭菲曾在总行小企业业务部任职,2019年7月任建行天津河西支行行长,2022年8月任建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
悉尼分行副总经理桑爱民,拟任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曾任建行澳门分行副行长,2016年起任悉尼分行副总经理。
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级专职贷款审批人曹众,拟任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
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李少俊退休。
总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许涛,任山东总审计室总审计师兼主任。
总行财务会计部采购部副总经理王艳颖,任财务会计部采购部总经理;曾任建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
总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现金管理处处长蔡丛露(上图),拟任总行团委书记;曾任厦门市分行营业部总助、公司业务直营三部主任,厦门高科技支行行长。
总行机构业务部事业单位业务处处长毛维桓,拟任青岛分行副行长 ; 曾任建行开封分行副行长、鹤壁分行行长、洛阳分行行长。
建行总行部门设置(2024年报)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建行集团共有员工376,847人,比2023年末少了24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为125,275人,比2023年末多了11,782人。
建行表示,2024年坚持全面成本管理,提升费用开支效率,成本收入比29.44% ,较上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业务及管理费2,143.12亿元,较上年增加42.24亿元,增幅2.01%。
其中,员工成本1,337.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37亿元,增幅4.48%,主要是持续加强基层员工关爱;物业及设备支出320.25亿元,较上年减少4.25 亿元,主要是加强资产集约化管理,物业管理费等同比减少;其他费用485.27亿元,较上年减少10.88亿元,主要是提升营销质效和费用开支效率。
就“控成本”问题,行长张毅在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2024年该行成本收入比(国际准则口径)29.58%,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经营费用同比增长1.7%,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低于1%。强化统筹管控,压缩一般性开支,提升成本开支质效。同时,有保有压,支持战略推进和客户账户拓展,金融科技投入占经营收入比例3.35%,近年来持续保持在3%以上。
内部管理方面,张毅还提到,“突出信息科技‘企业级’架构,提升科技研发质效,加快推进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建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今年2月完成了基于DeepSeek-R1的推理类金融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目前金融大模型应用已经覆盖全集团一半以上员工、46个业务领域、200多个场景,大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建设银行会本着积极、稳慎的原则持续推进金融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优化业务流程、重构客户服务、改变员工工作模式和科技研发模式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