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华尔街上映的是恐怖片,疫情以来最激烈的去杠杆令全球股市血流成河;八月底华尔街推出的是爱情戏,经济软着陆预期带来了甜蜜和遐想。ETF追踪的股市、国债和公司债表现显示,各大资产种类一起上涨,跨种类高关联度走强,这是2007年以来最持久的一次。JacksonHole年会上鲍威尔摇身变成送财童子,给各类风险资产送上了丰厚的回报。在连跌数星期后,美元汇率回涨。

  美国七月PCE通胀同比升2.5%,核心PCE通胀2.6%,比市场预期中位数各低了0.1个百分点。经济学家喜欢使用三个月平均数再作环比计算,得出的数值是1.7%,为今年以来最为温和的通胀数值,表明美国通胀维稳的战斗大局已定,物价回落到政策目标只是时间的问题。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将PCE通胀长期控制在2%。

  同时,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了0.5%,vs上期0.3%,个人收入环比增长0.3%,vs上期0.2%,均优过预期。表明购买能力和消费信心,没有受到就业市场疲软的打击,消费韧性十足,看来将继续支持经济增长,这些大致描述出一个软着陆的场景。

  上述PCE数据,佐证了笔者一直以来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不过对联储九月利率决策的影响就不大。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Hole宣布,减息已经“时机成熟”,标志着货币政策正式进入放松轨道。Datadependent(取决于数据),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根据最新数据作政策决定,另一个是如果出现数据意外,才会叫停既定的政策预设。对于现在的联储,恐怕是第二个意思。

  笔者相信,FOMC已经预设了在9月17-18日会议后,减息一码25点,最新的PCE数据与决策者的判断相吻合,因此不会偏离既定的政策轨道。美国经济由过热趋向正常,经济数据下滑十分正常。在几乎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失业率出现较大的上升并不奇怪,更不预示经济衰退必然到来,用萨姆规则一项指标断言衰退,恐怕有以偏概全之嫌。

  从联储的角度看,经济在平稳下行,通胀已经取得趋势性胜利,这正是联储的努力目标,表明过去的抑制性政策见效。就业风险浮现之下,是时候将抑制性利率政策调回到中性,但是并没有必要动作过大,反而招致市场不安。鲍威尔联储当前应该做的,就是以透明、坚定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政策利率调到中性水平,对经济既不产生抑制,也不构成刺激。

  在过去几年,联储对物价走势的判断并不高明,在整治通胀上有时显得手忙脚乱。如今通胀已回落、消费仍强劲,此时此刻正是联储的高光时刻,没有理由自乱阵脚,用大幅减息来扰乱政策节奏、制造市场恐慌。

  美元汇率急跌,是最近市场的突出事件。自从七月底市场遭遇日本央行加息和新增就业急跌“双鬼拍门”,美元综合汇率在一个月内下挫超过3%。从汇市角度看,这是颇大的跌幅;从币种角度看,日元汇率先涨,欧元英镑随后跟进。

  日本银行加息并采取鹰派取态,触发了套利交易平仓潮,并产生踩踏效应。如今沽空日元的仓位只有顶峰期的一半不到,日元不再被极度看淡,投注美元资产的看多盘自然减少,拖累美元汇率走势。除此之外,美国就业数据低迷,衰退交易鹘起,对美元快速走低的拉动作用更大。

  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Hole的“不乐见就业市场低迷”言论,加深了市场对大码减息的预期,并反映在美元汇价上。美元未来表现何去何从,短期取决于就业数据和利率走向,与经济是否软着陆关系密切。中期则看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能力。美国经济无疑正在迅速放缓,不过它的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强的。

  汇率的本质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国力此消彼长,乃是相对价格,笔者认为美元在此方面具有优势。美国基本面变差,但其它国家的基本面更差。许多人对美国财政赤字、货币超发严重不满,但是其它主要经济体也一样,财富不放美元资产,难道放日元资产、欧元资产上?强美元其实是“矮子里拔将军”的无奈,这种情况却可能持续颇久。

  笔者相信,维持强势美元是美国的国策。美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制造着财政赤字,预计今年赤字占到GDP7%,在非战争非灾难时期是前所未有的,联储必须大量印钱来填补财政窟窿。QE带来严重的货币超发,并由此催生出通货膨胀。QE从2008年开始,但是疫情前并没有触发CPI的暴涨,涨的是资产价格。

  联储迫切需要将通胀压力滞留在资产价格领域,因此需要走强的美元来确保源源不断的海外资金流入。唯有美国资产不断上涨,美国人才会将多出来的钱投入股市,股价上涨的政治压力远远小过物价上涨,这就是将过度流动性留在金融资金池中而非实体经济资金池中的逻辑。对此,民主党和多数共和党人心领神会,特朗普是一个异类。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日本的贸易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烙印,所以他在第一任早期追求弱美元,后期立场开始模糊。

  本周焦点在美国非农就业,新增就业预计145K,vs上期114K,失业率维持在4.3%,这可能舒缓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焦虑。除此之外,中国的PMI值得关注。FOMC会议静默期之前联储高官也可能出声引导预期。

  本文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作者:陶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