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映恩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通过上市规则18A寻求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杰弗瑞、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据招股书,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创新药物。
目前,公司拥有四大领先的ADC(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平台,已经建立起12条ADC管线,包括6款临床阶段管线。据招股书显示,映恩生物部分ADC管线已对外授权,合作伙伴包括BioNTech SE(BioNTech)、百济神州及Adcendo ApS(Adcendo)等,交易总价值逾40亿美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映恩生物已从合作伙伴收取预付款项及里程碑款项逾3亿美元。
然而,在对招股书进行梳理后发现,公司目前仍存在诸多隐忧。从财务数据看,公司连年亏损,累亏超12亿元已资不抵债,现金流吃紧仅能维持一年,同时融资成本高昂,可赎回可转债年利率最高达30%,明股实债意味强烈,面临上市破产二选一。从业务看,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明,研发进展最快的DB-1303强敌林立,针对乳腺癌适应症的临床数据不及多数竞品,另一适应症患者群体较少,市场空间或有限。DB-1311同靶点尚未有药物上市,目前仍未完成Ⅱ期临床,成药性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且技术来源于授权,后续仍将产生里程碑费用。
累亏超12亿已资不抵债 现金流吃紧融资成本高昂
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几乎全部收入均来自对外授权。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映恩生物分别确认收入160万元、17.87亿元、6.41亿元,但在收到授权费的各报告期内,公司仍陷入持续亏损之中,同期亏损分别为3.87亿元、3.58亿元、6594万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已达12.22亿元。目前公司已资不抵债,净负债额已高达10.79亿元。导致公司持续亏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昂的研发成本,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一季度,映恩生物与研发活动有关的成本及开支(即收入成本及研发开支)分别为3.4亿元、9.87亿元、4.9亿元。
另一方面则在于公司存在大额与发行优先股有关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在递表港交所之前,公司已先后完成种子轮、A-1轮、A-2轮、B-1轮、B-2轮融资,所筹总额约1.38亿美元,IPO前投资人包括药明生物、阿斯利康中金基金、天士力国际、七匹狼旗下晟联等机构。
IPO前各轮融资协议中均包含有赎回特权的对赌协议,对赌协议触发的条件包括未能于2021年4月23日(即B轮股份购买协议所定义的首次美元交割日期)后4年内完成IPO。赎回价格为每股的适用购买价,加上在相关发行日期至持有人收到全部赎回金额之日的期间内产生的所有利息,年利率为10%或30%。
截至2024年6月30日,映恩生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已达25.69亿元,远高于公司总资产。这也意味着,如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条款触发,映恩生物根本无力支付回购款,公司正面临着上市或破产二选一的尴尬局面。从回购利率看,最高达30%的年化利率远远超过2%-10%的正常区间,明股实债意味浓烈。
从估值水平看,完成最后一轮B+轮融资后,映恩生物未经摊薄的投后估值为2.03亿美元,全面摊薄后的投后估值为2.7亿美元。由于创新药行业的特殊性,部分企业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尚未实现盈利,核心价值逻辑往往是其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而非当期的业绩表现,因此普遍使用的市盈率估值方法存在失真现象。而市研率是在此背景下引入的关键量化估值指标,可作为相关公司的作为公司估值参考。
按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5.59亿元人民币计算,公司摊薄前后对应市研率分别约2.6倍、3.4倍,据Wind数据显示,28家港交所18A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市研率中位数为5.68倍,加权平均数为17.09倍,映恩生物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估值的绝对值并不算高,但估值的增幅仍较为可观。2020年种子轮融资时,公司估值(未摊薄)仅1300万美元,2022年完成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达2.03亿美元,两年前大增约14.65倍,结合IPO溢价及赎回条款的年化利率来看,IPO前投资者仍有不错的获利空间。
无论是低估值融资还是接受高利率的融资成本都反应出高研发成本之下,映恩生物自身现金流吃紧的现状。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亿元,按照今年一季度收入成本及研发开支4.9亿元估算,公司现金仅能支撑不足一年。
核心产品市场前景不明 大适应症强敌林立
值得思考的是,映恩生物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Ⅲ期,且已通过对外授权与百济神州、BioNTech等知名药企达成合作,应当不缺乐于投资的风投机构,为何却要接受低估值、高利率融资?对招股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原因或与公司在研管线的市场前景有关。
就产品而言,映恩生物目前共有6款临床阶段管线,其中HER2 ADC DB-1303、B7-H3 ADC DB-1311为公司的核心产品,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最高研发进展分别处于临床Ⅲ期,临床Ⅱ期。
DB-1303主要适应症包括HER2表达的子宫内膜癌以及HER2低表达乳腺癌。从市场前景看,得益于公司的差异化布局策略,HER2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竞品较少,但本身市场空间同样有限。由于DB-1303海外权益已授权于BioNTech,因此仅参考国内患者群体。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2022年我国子宫内膜癌(子宫体癌)发病人数仅7.77万人,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15位,患者群体较小。
另一适应症HER2低表达乳腺癌虽为患病人数排名第六的大癌种,但不乏包括第一三共DS-8201、恒瑞医药SHR-A1811在内的诸多强力竞品。从临床数据看,招股书显示,在接受过预先治疗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ORR为38.5%;在接受过预先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ORR为50%。
非头对头对比来看,第一三共的DS-8201在接受过预先治疗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ORR为52.3%;在接受过预先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ORR为60.9%。恒瑞医药SHR-A1811在对应的适应症中的ORR分别为55.8%、81.5%。此外,荣昌生物的RC48、科伦博泰的A166、复星医药的FS-1502等品种在重合适应症中的临床数据表现均优于DB-1303,且相关品种目前均处于临床Ⅲ期或NDA阶段。
另一款核心产品DB-1311同样面临挑战。截至目前,全球尚无靶向B7-H3药品获批上市,仅一款B7-H3单抗向FDA递交上市申请,但于2022年底遭FDA拒绝。而映恩生物的DB-1311目前尚未度过临床Ⅱ期的新药研发“死亡之谷”,未来能否成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从技术来源看,DB-1311的单抗是由映恩生物自药明生物引进而来,后续或仍需向其支付里程碑付款。招股书显示,2022年5月26日,映恩生物与药明生物间接全资附属公司WuXi Biologics订立许可(金麒麟分析师)协议,获得了B7-H3抗体。WuXi Biologics可就B7-H3抗体于ADC领域的使用可能有资格收取合计不超过56.75百万美元的里程碑款项,及就其在其他领域的各种药物形式中的使用可能收取不超过39.725百万美元的里程碑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