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官网消息,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2023年10月以来的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及成效。
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在报告中提出了五个方面:一是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三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四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五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
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未来将加大逆周期调整力度
2023年10月以来,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方面,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传导方面,支持优化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治理资金空转,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数据显示,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0%、8.1%、6.8%,均高于名义GDP增速。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以来,金融系统按照党中央部署,较大力度降准,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其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5000万户家庭,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潘功胜表示,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市场反应积极正面,社会预期明显好转。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方向,潘功胜指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继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形成合力。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融资总量合理充裕,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报告还披露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一方面,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充裕。2023年10月以来,人民币贷款新增19.0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1.9万亿元。另一方面,提升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
具体看,科技金融方面,出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方案。2023年10月以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5650亿元,科创票据发行5258亿元。绿色金融方面,出台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2023年10月以来累计发行绿色债券6254亿元。普惠金融方面,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举措。对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放宽到单户授信2000万元。养老金融方面,延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
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表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完善创业投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机制。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将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11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获批。二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优化“债券通”、“互换通”直接入市运行机制,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99%;9月,超250万入境人员使用“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业务,交易笔数、金额分别较2月增长145%、165%。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2024年1—8月货物贸易人民币收付占跨境收付总额26.5%。推出“三联通、三便利”金融举措,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好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设立上海区域中心。
“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潘功胜提及下未来工作时指出,完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机制、目标体系、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多层次债券市场,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统筹监管。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做好重点群体支付服务。健全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推进香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方面,取得了六方面的重要进展。具体包括: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积极成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妥化解重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冲击。
例如,搭建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政策框架并持续优化,压降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和平台数量,防“爆雷”成效显现。将中小金融机构化险纳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方案,高风险中小银行处置取得积极进展。健全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维护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安全稳定。健全金融稳定制度,存款保险机制可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支持房地产市场方面,下调并统一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新增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额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
对于未来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安排,潘功胜指出,“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继续稳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市场化转型。”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
2023年10月以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进一步强化,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市场保持韧性和活力。
同时,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执法进一步强化,金融法治建设加快推进。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处罚被监管机构384家次;金融监管总局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544家次;中国证监会处罚责任主体1311人(家)次;国家外汇局查处外汇违法违规案件1178起。
对于下一步金融监管方面的主要工作考虑,潘功胜表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如,严格实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非现场监管。抓好发行上市、再融资审核全链条监管,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加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依法实施机构和人员“双罚”。
此外,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做好金融法起草工作,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后续审议工作。推动加快制定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