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无忌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张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2张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3张

  霸王茶姬正在奔赴下一个征程——做一家全球化的现代茶品牌。

  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以“美股茶饮第一股”的姿态正式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为295亿元人民币,全年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为25.15亿元。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累计达到6440家。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4张

  这些数据不仅亮眼,还刷新多个行业纪录。

  事实上,当前的现制饮品行业中,每个品牌都有显著的差异点。比如蜜雪冰城提供无人能及的低价,喜茶主打现剥皮水果茶,古茗则大力推广现制鲜果茶......而霸王茶姬,是让现制茶饮回归于茶。

  这或许是霸王茶姬最为独特的标签,也是现制茶饮“新物种”的由来。

  不可否认,中国餐饮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压力赛。新周期里,所有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突围。

  霸王茶姬这个“另类”,能否找到新的出路——这不仅关系到其上市后的想象空间,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未来整个茶饮行业的竞争格局。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5张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6张

  自从奈雪的茶揭开茶饮市场的资本化大幕后,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团,接连在香港IPO——新茶饮企业奔赴港股,已然成为了一种惯性。

  此次霸王茶姬没有选择港股,而是远赴美股,从“财经无忌”的观察来看,其背后可能有这三重考量。

  第一层考量,霸王茶姬正在用“现代茶”,重构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式消费品牌的认知。

  “出海”,实际上在这几年,已经成为了不少新茶饮品牌的重点之一,但不同的是,霸王茶姬从一开始,就把全球化确定为自己最重要的一个战略。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7张

  2018年,彼时的霸王茶姬还是一家活跃在西南三省的区域品牌,国内门店不足100家,却已经设立了海外事业部。

  紧接着在2019年8月,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

  如今,霸王茶姬在海外门店已经超过了150家,覆盖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到明年,霸王茶姬计划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

  所以赴美能够更好的打开全球化的格局。

  选择在美股IPO不单是使命驱使,还有第二层考量——目前港股市场对新茶饮的认知较弱。

  从已在港股上市的其他茶饮企业来看,虽然蜜雪冰城以千亿市值打破港股“破发魔咒”,但从长期来看,港股市场对于消费品牌,尤其是新茶饮企业的价值认可度并不高。

  最后一层考量在于,相较于港股,美股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汇聚了麦当劳、可口可乐、星巴克等全球头部餐饮企业,不仅具有成熟的估值体系和国际化投资者基础,同时还能为处于上升通道的霸王茶姬,提供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和品牌曝光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在茶饮行业的新周期里,霸王茶姬“高增长、高盈利、高稳定”的业绩表现,也有望在美股获得更高的价值兑现。

  从招股书数据上看,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市场(含中国香港)的单店月均GMV为51.2万元,远高于同行。

  这也吸引了大量加盟商加入——截至2024年年底,在中国共有3195位加盟商加入霸王茶姬。

  此外,在加速踩油门之际,霸王茶姬还保持着极低的闭店率。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的闭店率仅为0.5%和1.5%。对比同行,2024年前9个月,古茗的闭店率超过4.5%,蜜雪冰城的闭店率超过2.8%。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外界对霸王茶姬此次在美股上市,有如此高的评价:

  “这是中国新消费4年来首次有企业选择美股IPO,它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再次聚焦中国消费企业的一次里程碑。”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8张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9张

  早期有小部分人认为,在新茶饮VS传统奶茶的历史上,喜茶、奈雪的茶等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晚出发的霸王茶姬不具备先发优势。

  但另一边,霸王茶姬却是整个茶饮行业里,少数没有显著短板的品牌,并且其优势还在不断放大,这属于“后发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一切源自霸王茶姬的另一个独特性——在过去,现制茶饮行业一直都是餐饮思维,创新就是把能加进茶汤的东西几乎都加一遍。

  霸王茶姬则用大消费品逻辑,将注意力重新锁定到改良经典奶茶,同时追求最极致的经营效率。

  比如,当我们提及霸王茶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伯牙绝弦”——截至2024年8月,累积卖出6亿杯的超级大单品。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0张

  这个数字如何实现的?

  一方面,霸王茶姬深入到供应链上游,整合了上游茶园与分仓物流,形成“轻资产+高周转”的护城河;另一方面,霸王茶姬通过自主研发自动化制茶设备,将出餐效率提升至8秒/杯,口味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二。

  如此一来,霸王茶通过供应链和规模效应来摊薄成本,以8秒出杯的自动化设备提升效率,构建了“强供应链-大规模-高坪效-大爆款”的闭环。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伯牙绝弦”集合了一杯好茶的所有优点:“绝对好,相对便宜”——平均每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位喝过伯牙绝弦。

  招股书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大消费品逻辑所带来的盈利能力。

  招股书显示,霸王茶姬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逐年升高,2024年净利润率高达20.3%。同时,根据招股书数据计算,2024年同期的毛利率更是达到51.5%。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1张

  这个数据放在全行业来看,都是属于第一梯队的。

  今天,全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上市虽然可以开拓新融资渠道、缓解竞争压力,甚至获得资本市场背书,但对茶饮品牌来说,更底层、更本质的逻辑仍然还在产品和经营。

  正在上市的霸王茶姬“用标准打破低价、用时间积淀品质”的方法论,走高质路线的商业探索,或将为行业提供一种解题新思路。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2张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3张

  霸王茶姬的增长神话也迎来了不少艳羡的竞争者。

  比如打着“上午咖啡下午茶”口号的瑞幸,以熟悉的姿态杀入轻乳茶赛道,豪掷1亿杯9.9的轻轻茉莉;再比如,甜啦啦一款名为清风茉白的原叶鲜奶茶,也意图用一半的价格复刻伯牙绝弦。

  事实上,霸王茶姬在拿到经营效率的成果之后,以“伯牙绝弦”为代表的原叶鲜奶茶,正在形成与可口可乐类似的大单品统治力。

  招股书透露,霸王茶姬还在以咖啡为蓝本,构建产品矩阵,通过品类创新,开启咖啡的“茶饮三部曲”。

  其中Tea Latte(原叶鲜奶茶):对应拿铁,主打大众市场;Teaspresso(现萃茶):类似美式咖啡,聚焦纯茶爱好者;Teapuccino(雪顶茶):对标卡布奇诺,强化口感层次。

  同时,霸王茶姬开创的现代茶,在健康化的道路上也是不遗余力。

霸王茶姬,中国茶饮“新物种”  第14张

  从“健康茶饮计划”到“GI指引体系”和“营养分级”标识,再到最近菜单上线“轻因专区”,霸王茶姬在年轻一代群体中,建立起“原叶鲜奶茶——更健康——霸王茶姬”的品牌及品类心智。

  这也与可口可乐的成长路径不谋而合——精心打磨可乐这一超级大单品,使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并适时进行产品创新,推出无糖、零卡产品以适应健康趋势,从而构建起强大的市场壁垒。

  深入来看,霸王茶姬的也正在通过大单品建立行业壁垒。

  从对标星巴克拿铁的Tea Latte,到探索纯茶市场的Teaspresso,再到招股书中“CHA”的股票代码,一场以咖啡为对标的“品类革命”悄然推进。

  据悉,霸王茶姬计划从东南亚试验田转向北美市场进行破冰,霸王茶姬的北美首店即将落地洛杉矶。

  中国自古有“茶为国饮”之称,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新式茶饮的崛起和年轻一代的参与,重塑了这一传统行业。中国茶出现了与咖啡同样的现代化机会,中国茶饮市场同样存在诞生一个世界级品牌的机会。

  霸王茶姬用一杯“现代茶”切入全球,必然是一条艰难的路,但让千年中国茶重新回到世界中心,注定要有人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