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近期资本市场震荡之际,A股能化企业掀起回购增持潮,央国企与民营企业合力巩固市场信心。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7日至4月8日,共有近30家能源化工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或增持计划,拟投入资金上限合计超过350亿元。
程梓欣 制表
受此提振,4月9日,光伏设备、电池、电力、工业金属、煤炭开采加工、油气开采及服务等多个能化板块出现上涨。
央国企“扛旗”
本次能化回购增持潮的主力军是央国企,占比超过六成。
4月7日深夜,中国核电打响能源央企回购“第一枪”。中国核电公告称,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董事长卢铁忠提议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回购金额为3亿元至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
4月8日,“三桶油”集体发力,同步披露增持计划,合计最高增持金额达到126亿元。
中国石油控股股东及其全资子公司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28亿元(含本数),不超过56亿元(含本数);中国石化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20亿元(含本数),不超过30亿元;中国海油实控人拟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含港股通),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20亿元(含本数),不超过40亿元(含本数)。
中海油服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也计划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为3亿元至5亿元。
煤炭、电力等板块中的央国企纷纷扛起回购增持大旗。其中,中煤能源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0.5亿元至0.8亿元;三峡能源控股股东拟增持15亿元至30亿元公司股份;内蒙华电控股股东拟增持0.5亿元至1亿元公司股份。
国盛证券指出,电力央企的集体增持行动,彰显了股东信心。
国家能源集团于同日宣布,作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旗下相关控股上市公司已发布公告,从公司生产运营整体平稳、优化提升投资者回报、集团公司持续注入优质资产等方面向市场传递坚定信心,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支持各控股上市公司深耕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资产整合,兑现同业竞争承诺,实现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聚,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国神华公告,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神华正在协商启动新一批的注资交易,继续推进煤炭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支持中国神华长远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民企纷纷响应
民营企业方面,新能源企业与传统能化企业齐头并进。
锂电巨头宁德时代以最高80亿元的回购金额拔得头筹。宁德时代计划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40亿元至8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为392.32元/股,不高于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光储企业德业股份计划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正泰电器控股股东计划以2.7亿元至5.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提议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也在4月8日披露了增持计划进展。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当日早盘增持公司股份105万股,增持金额1500.93万元。
公告显示,钟宝申计划自2024年11月26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截至4月8日,钟宝申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4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增持金额为8694.04万元。
传统能化企业方面,东华能源控股股东计划增持1.9%—2%公司股份,恒力石化拟投入5亿至10亿元用于增持公司股份。
在分析人士看来,民企回购增持多聚焦员工激励与市值管理,既能稳定股价,又为行业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储备了人才动能。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文章,4月8日早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天合光能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
会上,5位企业负责人结合本企业发展实际和所在行业发展现状,介绍了对国家有关政策举措落实的实际感受,以及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等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会企业负责人均认为,对美国加征关税已有准备,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国内发展环境稳定、市场空间广阔,企业有信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困难、取得突破、实现更好发展。
发表评论